作为智能装备服务商,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仅钢铁板材这一项原材料股票在线配资平台,每年成本上千万级别,切割后废料约四五百万元。借助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从钢材的原材料设计、板材、切割实现全链条优化,拓斯达原材料(钢板、铁板)可进一步节省约成本。
今年,是大模型应用爆发年,大模型正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变量,落地应用也已从技术验证阶段转向价值创造深水区。就在3月19日,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正式投入运营。
作为全球制造业之都,东莞以政策先行者的姿态,率先推动大模型赋能破局。今年年初,东莞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构建"1个算力服务平台+1个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N个智算资源"的协同体系。新落成的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正是该战略的核心载体。
依托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东莞制造正迎来大模型技术落地的黄金期:从智能质检到物流调度,从工业排产到药物研发,大模型需求场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座万亿GDP城市的制造基因,正与AI技术深度融合,催生一场从“制造”到“智造”的产业跃迁。
产业蝶变
智能化驱动制造产业升级
近日,影片《哪吒2》全球票房达150亿元,位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五,也让东莞这座以制造业闻名的青春之城“火了一把”——这里涌现出超百家潮玩企业,并以“10天做模,10天交付”的速度,缓解市场“一“吒”难求”。这背后,是东莞完善的产业链和快速响应的制造能力。
东莞是什么?这里产出全球三分之一的玩具、五分之一的羊毛衫、十分之一的运动鞋。这里吸引了500多万名产业工人扎根,常住人口破千万,平均年龄约33岁。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在全国万亿城市中首屈一指。
智能手机则是东莞另一大被津津乐道提及的领域:全国每生产6部智能手机就有一部来自东莞。东莞提出,力争到2025年,以智能移动终端为主导的电子信息产业规上总产值突破1.1万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智能移动终端产业集聚区。
回过头看,起步于“三来一补”的东莞制造业,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产业链低端。从代工到自主品牌,从手工加工到智能生产,提供了重新认识东莞的新窗口,东莞正走向“世界智造”。
龙头示范
城市大模型中心应用百花齐放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突破,制造业也迎来了历史性的“奇点时刻”,尤其是年初,DeepSeek的爆火,引发了全国各地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思考。
紧随其后,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迅速完成DeepSeek V3/R1模型的部署上线,随着与DeepSeek的持续深度融合,东莞本地制造产业围绕大模型的场景使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在拓斯达生产车间,机械手挥舞手臂,快准稳地进行自动化操作。从这里输出的制造智能装备,已被送抵广汽、美的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
该公司总工程师张晓辉谈到,拓斯达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携手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及华为云打造AI排版钣金切割使用场景,通过华为云天筹AI求解器,实现原料成本的节省,打造“零浪费智造”新范式。
与拓斯达相距半小时车程的旺盈集团,同样一片繁忙:200台AGV自动导引运输车有序穿梭,高耸的货架上,智能仓储系统在传感器帮助下实时监控仓储环境,从而确保存储物品的安全无虞。
这背后,旺盈集团携手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及华为云在包装行业打造的“AI质检+物流调度”双引擎,通过CV大模型实现包装盒外观缺陷识别,同时运用运筹优化算法,重构全球供应链物流网络。通过数据治理,旺盈月台调度效率提升,节省物流成本400万+。
更关键的是,旺盈在应对市场变化方面展现出极高的灵活性,企业生产流程的数字化转型也得以顺利推进,为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高效且环保的一站式包装解决方案,并始终如一地保障产品质量。
在行业变革的浪潮中,东阳光集团也乘着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开服的“东风”,携手华为云积极探索DeepSeek在研发阶段的落地应用,借助AI东风,传统药物PCC筛选周期从三年缩短至两年,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时间。药物研发坐上效率快车。
产业结构优、创新活力足,为大模型落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模型也在不断推动制造业进阶升级。科技与产业创新双向奔赴,推动东莞从“国际制造业名城”迈向“AI智造高地”。
政策推动
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样本
今后几年,将是大模型从文本交互走向广泛的产业落地的关键时期。当“东莞制造”插上AI大模型之翼,这座制造之都正以“AI+先进制造”为支点,撬动全球产业竞争新格局。
然而,大模型应用需要强大的研发投入、领域数据资源和高阶人才,中小企业很难自研。这就必须发挥“大企业共建,小企业共享”生态模式,让中小型制造企业也能搭乘上数字经济的时代列车。
相比之下,大型制造企业主导的大模型平台,源于制造,更懂制造。如今,正式开服的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就是由东莞市数字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华为云共同建设,依托华为云的全栈AI能力,构建起3大基础大模型(自然语言大模型、计算机视觉大模型、预测大模型)、2 大制造行业大模型(制造知识大模型和制造视觉大模型)。
作为全国首个面向制造领域的城市级大模型中心,其创新性在于:针对制造企业“高精度、低成本、快迭代”的共性需求,提供开箱即用的算法服务与AI开发平台。企业仅需注入少量数据,即可快速提升模型精度,破解传统AI开发周期长、投入高的痛点。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重构。"东莞数字集团董事长方树财在开服仪式上强调。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依托华为云坚实的软硬件基础底座,基于制造企业共性需求,为企业提供充足AI算力、AI开发平台和大模型算法服务,让企业用少量数据和低成本便可快速提高模型精度。同时,它以“生态共融、价值共创”为核心理念,锚定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先进制造高地的战略定位,推动大模型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简单来说,大模型中心,就像是一个人工智能“应用超市”,让全行业都能轻松找到其使用场景,也让东莞的制造业企业,像用水用电一样便利使用。
到 2027 年,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将打造135个以上 AI+先进制造示范应用场景。通过“算力普惠+场景孵化+生态共建”,中心将加速大模型从技术能力向产业价值的转化,更好支撑东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制造强市。
更重要的是,东莞市人工智能大模型中心对于全国的城市及制造产业来说,“打了一个样”,接下来将有望复制到更多城市,持续发挥降本增效的作用。
【延伸】
基于全球800+政务云项目与超过160个城市共建“一城一云”的经验实践,华为云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一城一云一模型发展研究报告(2024)》,提出“一城一云一模型”发展理念和参考架构,为城市建设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全面智能化提供了新模式和新路径。
撰文:郜小平股票在线配资平台
Powered by 靠谱配资炒股平台_可靠的配资股票开户_炒股杠杆开户申请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